《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干课,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性和思想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2018学年度,为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本保证
2018年教研室将继续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坚定思想,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目前,教研室现在6名专任教师,人员结构情况如下:
职称结构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3 |
3 |
0 |
年龄结构 |
41-50岁 |
31-40岁 |
21-30岁 |
2 |
3 |
1 |
学历结构 |
博士(含在读) |
硕士 |
本科 |
2 |
4 |
0 |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研室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基本合理,教学梯队已经形成,但教师队伍建设仍需继续深化。2018年,教研室将继续发挥以老带新传统,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通过听课、培训、各级各类比赛等增强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科研素质,争取在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和学校教学比赛中获奖。
二、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实现课程的全方位建设
2018年,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将继续推进专题式教学,凝炼教学内容,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进课堂工作,提高教学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1. 继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进课堂工作。继续带领导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研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方案;加强新教材培训和学习,使每位任课教师理解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把新教材体系融入教学体系,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接受新思想,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2.在专题教学基础上,继续探讨理论课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式、问题式等方法,增加与学生的研讨互动,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使课堂更具有生动性、感召力。
3.继续加强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及时向学生传递课程的相关内容。通过微信订阅号推送,以及学生发布的微言微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4.实践教学方面,继续丰富课内实践形式,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实践教学菜单,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5.积极参与学院教学改革研究,特别是探索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原理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探索以“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为突破口的教学环节改革研究,探索以“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感召力”为抓手的教学方式改革研究,力求通过深入教改研究,为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提供有力支撑。
6.根据新教材做好集体备课,修改教案、课件、讲稿,用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丰富的图文、声音、影像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三、培养科研能力,为课程建设增添动力储备
科研是教学工作的良好补充,2017年教研室科研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两项,一是鼓励青年教师加强科学研究,争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教学、科研论文,二是积极申报各类教学、科研课题,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
2017年12月